MD520上下排安装必读:隔热导流板到底在挡什么
发布时间:2025年9月18日 分类:行业百科 浏览量:74
一、热空气“短路”有多快?
变频器内置风扇是“下进上出”轴流结构。上下排布局时,下层机器排出的55 ℃热风在柜顶负压区被立即拉回上层进风口,形成“短路循环”。实测场景:
- 柜高2200 mm,装两层MD520-4T55(T7机型),层距300 mm,无导流板;
- 环境温度28 ℃,运行负载90 %,持续120 min;
- 上层进风口温度由34 ℃升至49 ℃,输出电流被迫从105 A降到89 A,降额15 %。
官方给出的经验公式:进风温度每升高1 ℃,需降额1.5 %。一块1.5 mm厚PVC导流板,可把短路风量切断70 %,让上层进风温度回落到38 ℃以内,设备恢复100 %负载运行。
二、导流板不是“挡板”,而是“风道分割器”
真正起作用的是三条物理隔离带:
- 水平隔断:板长=柜内净宽-2 mm,直接嵌入九折型材槽,形成冷、热区间“天花板”。
- 导流倾角:板前缘做15°下折,把下层热风导向柜后出风区,减少正面冲击上层进风口。
- 密封泡棉:板两侧及背部贴5×8 mm EPDM泡棉,压缩后填充缝隙,防止“侧漏”。
材料选择:阻燃等级UL94 V-0,耐温80 ℃以上;铝板虽导热快,但会加大辐射传热,建议选2 mm PVC或PC板,成本更低、隔热更好。
三、官方规范里的隐藏条款
《MD520安装指导》1.2.3节看似只给了一张简图,却埋了三条硬性要求:
- 上下排层距≥300 mm,否则即使加导流板也无法通过型式试验;
- 导流板到变频器出风口≥200 mm,避免“憋风”导致风扇工作点右移、噪音飙升;
- 若柜体顶部采用被动排风,导流板必须与柜顶出风区连通,有效出风面积按“单台509 cm²×台数”累加(T9机型),否则热量会在隔层内积聚。
忽视任何一条,UL或CE的机柜温升测试都会直接Fail,整改只能把整排机器拆下重装。
四、现场最容易踩的坑
1. 用电缆槽当“假隔板”:槽钢开孔率不足30 %,热风依旧穿透,测试温度仅下降3 ℃,形同虚设。
2. 导流板装反:下折面朝上,反而把热风导向操作面板,导致LCD屏夏季黑屏。
3. 后期扩容拆板:新增第三排时把原导流板前移,留下100 mm后缝隙,短路风量瞬间恢复,柜内温度一夜回到解放前。
五、四步标准打法,一次做对
- 画热仿真:用Flotherm或官方提供的散热模板,把导流板位置、折弯角度、出风面积跑一遍,提前知道热点在哪。
- 做样板:先装一台空柜,放两只热偶在上下层进风口,运行4小时,温度差值≤8 ℃再批量生产。
- 贴警示标:在导流板正面贴“禁止拆除”橙色标,并在维护手册写明拆除后必须重做温升测试。
- 留检修口:导流板做成前翻式铰链,清灰、测绝缘时只需翻下,不必整板拆下,减少“装回去偷懒”风险。